cats2.jpg
出遊日:2014.11.09(日)

積累的文章要傾箱而出,今天要介紹的是嘉義最具特色文化的園區: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讓您一窺剪粘與交趾陶傳統與創新工藝!
【第一入口售票處】
一般散客大多由此進入,一旦進入後就會發生瘋狂拍照的解散舉動,團體行動的我們一定會各奔東西,所以聰明的導遊改讓我們從第二入口,人比較少外,直走就能抵達剪黏主題餐廳,不怕迷路!
PB093516.JPG  
在第二入口處有一棵樹,用陶甕拼黏,樹梢上有轉動的風車,原用意是希望轉動風葉之下,能在甕口聽到遊客與風聲交雜嘻笑聲,可惜是,因為太重轉不動,只剩觀賞用途...
PB093518.JPG
即使沒有作用,大家還是很好奇能聽見什麼
PB093519.JPG
以馬賽克拼貼的造型椅在園區內也屢見不顯,甚至這樣的獨特創意在嘉義其他地方也看的到。
PB093517.JPG
首先看好地圖,我們的行程走向是:第二入口處→剪黏主題餐廳→山櫻花剪貼藝術→貓咪天橋→工藝館→DIY體驗工坊→第一入口處
PB093520.JPG
還沒到餐廳,我們就被各種可愛的陶偶吸走了XD,另一邊還打造了貓咪造型主題館,不曉得未來會是什麼~
PB093521.JPG
大眼蛙來送喜
PB093522.JPG
老夫老妻也愛上這裡
PB093523.JPG PB093524.JPG
看起來是童趣玩意兒,不過這些大人們回憶起來也是甜滋滋呢 (啊!小朋友斷手了 )
PB093525.JPG
園區內除了藝品,還有真實的羊駝
PB093526.JPG
牛車也是大家搶拍的作品之一
PB093527.JPG PB093528.JPG PB093529.JPG
【剪黏主題餐廳】
在園區內有兩處餐廳,一處是板陶屋餐廳,一處是剪黏主題餐廳。
剪黏主題餐廳坐落於落羽松池子旁的玻璃屋內,內部的牆柱,都有剪粘花朵的藝術裝飾。
PB093530.JPG
偌大的用餐空間,有各式各樣的選擇,不管是團客還是個人獨享都有其位置
PB093531.JPG
   
更特別是在邊吃火鍋夾青菜時,還可以看到一旁室內栽種的的蔬菜們正努力長大!
PB093536.JPG
假日座無虛席呀~大口大口扒飯很熱鬧
PB093537.JPG  
用完餐到戶外走走,池子雖然不大,卻吸引很多人駐留
PB093534.JPG
PB093563.JPG

PB093540.JPG
PB093558.JPG
PB093564.JPG
就連洗手間都能融入其中
PB093541.JPG
PB093533.JPG
PB093546.JPG
PB093547.JPG

PB093543.JPG PB093545.JPG   PB093548.JPG PB093549.JPG PB093550.JPG PB093551.JPG PB093552.JPG PB093554.JPG PB093557.JPG  
PB093559.JPG
PB093560.JPG  PB093562.JPG
 PB093567.JPG  
【貓咪天橋】
連結兩個園區的天橋,也都創意十足
PB093569.JPG  
原本只是鐵皮屋的工廠屋頂,多點創意搖身一變成風景
PB093570.JPG PB093571.JPG PB093572.JPG PB093573.JPG PB093574.JPG
看到一小角的工廠內部,每一粉塵都說明創作的艱辛
PB093650.JPGPB093579.JPG
接著來逛逛觀光工廠同時也是台灣工藝之家的【交趾剪粘工藝館】
PB093586.JPG  
不免俗套的先來段時間軸,上至笨港起始下至本館成立。圍繞著海賊顏思齊的開墾、奉天宮的宗教信仰、交趾剪黏藝術傳承三大部分。
PB093591.JPG
另一牆面被當成留言板,具導遊說是因為長官簽名留字後,遊客也跟著留了,然後就變成留言板了,其實端看它的圖,是在說北港復興鐵橋搭建後,經濟開始流動,離鄉的游子也北上學藝去了
PB093588.JPG
這咖皮箱就是當年陳忠正師傅遠赴他鄉學藝的象徵
PB093594.JPG
在本館可以看出工藝的細膩手法
PB093592.JPG PB093593.JPG  PB093597.JPG PB093599.JPG
奉天宮落成於1811年,1906年嘉義大地震廟宇受創嚴重,當時為了重新修復剪粘,特別請了名師「尪仔福」(本門師祖洪坤福)來負責繕修,並廣收學徒,讓此地方的剪粘交趾藝術大興。
PB093600.JPG
龍吐水草,有鎮壓火災、滋潤大地的意味
PB093601.JPG PB093602.JPG PB093603.JPG PB093604.JPG
轉個彎可以看陳忠正師傅的成長與學習史,小小一間歪斜的土角厝度過他的童年時光
PB093605.JPG
1955年出生的陳忠正師傅,1970年負笈宜蘭跟隨姨丈林再興學習廟宇藝術,學成回鄉開立藝昌陶藝廠,慢慢有了板陶窯的構想。
PB093609.JPG PB093610.JPG

PB093611.JPG
PB093612.JPG PB093613.JPG PB093614.JPG
交趾陶米克斯! 
PB093615.JPG
PB093616.JPG
說到這項工藝,分三個時期:
一、日治碗片期(1920~1945)
日治時期的剪黏是利用日本碗片本身的顏色或白瓷以低溫釉上色,質地比台灣瓷薄而細緻,後來戰後取得不易而停擺。
PB093623.JPG
二、彩色玻璃期:(1951~1989)
戰後廟宇無所倖免,剪粘藝師多為轉職,直到民國40年代台北龍山寺繕修,當時廟方有委員經營玻璃工廠,嘗試與修繕師傅商討,採用彩色玻璃製作剪粘,為淋焬前的主要材料,但此原料保存不易,十幾年就要重新修繕一次。
PB093620.JPG
PB093621.JPG
三、民國60年代淋焬材料期:
民國60年代新港出現第一座瓦斯窯製淋焬剪粘人物。與交趾陶不同,燒製手法採用高溫釉,初期為手工捏塑,約1985年淋焬彩料普遍,改用石膏模壓陶土或注漿等方式製作,又以龍鱗為最具代表。質地堅硬又穩定,經百年而不易褪色,成為了主流。

PB093618.JPG
 PB093624.JPG PB093625.JPG PB093628.JPG
工藝館最後一間是大DIY教室,可以彩繪陶偶或馬賽克拼貼
PB093630.JPG PB093631.JPG PB093632.JPG PB093634.JPG 
走出工藝館,園區內各式各樣的陶偶正歡呼著
PB093655.JPG
PB093644.JPG
PB093641.JPG
PB093581.JPG
PB093638.JPG
PB093642.JPG
養的肥滋滋,健康又超有活力的錦魚
PB093639.JPG
也能體驗各種早期用具:石蔗車(1500~1910)用來榨取甘蔗製糖的工具
PB093640.JPG
PB093647.JPG
PB093649.JPG
有Q版馬賽克拼貼,也有傳統的交趾陶~
PB093635.JPG
交趾陶是一種低溫釉軟陶,日治時期,曾在嘉義發現裝飾在廟宇色彩鮮豔的陶瓷「尪仔」,因此交趾陶也稱為「嘉義燒」。大多運用在廟宇的梁柱、水車堵、壁堵等,以忠孝節義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為捏造腳本,具有教化人心、助長善良風氣作用。
PB093583.JPG
換個造型,也活似童話故事般迷人
PB093584.JPG  
PB093656.JPG
隨意抬頭皆能發現可愛陶偶,這項工藝串起了歷史記憶,也承載著文化與故事,有時間一定要過來看看它的傳奇唷!
PB093657.JPG PB093658.JPG  
【DATA】
板陶窯交趾剪黏工藝園區
電話:05-7810832
時間:週一至周日09:00-17:30
門票:100元/人,65歲以上長者50元/人(須出示證件)
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45-1號

交通資訊
自行開車:從嘉義交流道下,往北港方向159線,經過新港遇到高鐵高架橋下159線3公里、164線20公里處,右轉直走即可,設有停車場。
大眾運輸:
A.從嘉義火車站或民雄火車站,可搭乘嘉義縣公車搭往北港方向,搭至板頭村路口下車後,步行約15分鐘左右。
B.搭乘高鐵從嘉義太保站下車,出站後可搭乘計程車直接到達或嘉義靠運(BRT)搭往北港方向,至板頭村路口下,步行約15分鐘。

檢視較大的地圖 
花讚系列1.png  

arrow
arrow

    Tod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